新闻中心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来源 : * 作者 : chinazhudao * 发表时间 : 2017-10-16 * 浏览 : 477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妗岄潰\108111844558025672.jpg

        水稻烂秧在早春低温的年份发生比较普遍,严重时候不仅损失种子,引起缺苗,贻误农时,拖延栽秧期。烂秧是水稻秧苗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水稻烂秧症状

        水稻烂秧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烂秧两大类。

        前者是指不良环境影响:一是浸种时换水不勤,种子中毒;二是催芽时温度过高,所造成的烂种、烂芽和死苗;

        后者是指秧苗在低温侵袭(育秧时温差过大)下导致生机衰弱,被弱寄生真菌乘虚而入所造成的烂种、死苗。

        

        本文仅介绍低温和病原真菌侵染并发的传染性烂秧。一般在将水稻现青前称为烂种,现青后称为死苗。

绵腐病烂秧

        初在幼芽、幼根基部颖壳裂缝处现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长出白色呈放射状的絮状物,并因氧化铁沉积或藻类、污泥粘附而呈铁锈色或绿褐色。受害稻种内部腐烂,不能成苗,或成苗不久就枯死。

立枯病烂秧

        幼芽、幼根受害变褐、扭曲和腐烂。如2-3叶期的秧苗受害,其茎基部变褐腐烂,心叶萎蔫卷缩,全株呈青枯或变褐枯死。病苗基部长出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

 :      

水稻烂秧为土传病害,病菌均以营养体和繁殖体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不同点在于:绵腐病菌主要以游动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水流传播,侵染因受冷害而生活力弱的秧苗立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

       

秧苗处于三叶"断奶期",一旦遇上持续低温(< 10℃)、连绵阴雨、日照不足、低洼积水、秧芽正常呼吸受阻,正常生理机能削弱,就最易诱发烂秧。偏施氮肥,秧苗叶色浓绿,徒长柔弱或疏于水分管理,更加重受害。在一定低温条件下温差变化大,或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或营养元素不平衡都会影响秧苗生活力而易诱发烂秧。

 

防治方法:

       

1、高质量地建设秧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注意精选秧地,精细整地,低氮高磷钾全层施肥,办成"平滑烂软"合适秧田。

       

2、根据各地气候特点,严格掌握安全播种期是防止烂秧的前提。

       

3、精选种子,把好消毒关,细心催芽是防止烂秧的第一道防线。

       

4、提高播种质量,搞好药剂防治。旱育秧、软盘育秧应用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碱性土壤应用硫磺粉调酸,使土壤呈酸性,以控制立枯病生长环境,一叶一心时用敌克松对苗床喷雾防治。

       

 5、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是防止烂秧的第三道防线。应按秧龄和天气管水,做到"播后晴天晒秧板,平时湿润促快生,湿冷注意排渍水,干冷深灌至三叉,霜冻夜间灌过尾,白天排水露秧身,灌水宜用长流水,增加氧气又保湿,寒潮过后太阳猛,注意保持浅水层"。抓好温度管理,防止高温或温差过大死苗。地膜育秧,在气温达25度时,应及时揭膜降温,防止高温伤苗,揭膜面积应由少到多,使秧苗逐渐适应环境温度。注意三叶期前后施"断奶肥",宜低氮高磷钾。